【笔记侠观察】小米品牌升级的背后:这些年坚持的内核?
笔记侠独家观察,柯洲&上呈联合编写,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
深度好文:2556字|3分钟阅读
笔记侠观察 · 精简导读
1、做市场传播,要发自内心找出产品痛点和解决用户痛点,知道自己怎么玩,用户怎么玩。用最简单的方式,将打动你的想法和乐趣,很真实地分享给你的用户。
2、一个品牌的快速崛起,最根本的是产品端。产品是1,市场是0,1没起来,0往往是白做的。产品本身滋养的拉力是关键。
3、比产品更重要的是团队,你的团队决定了一个公司到底能走多远。
4、企业要时时刻刻关注品牌的原点,关注“我是谁”?不能将原来的DNA丢掉,要用更好的市场语境表达、传播它。DNA对于一个品牌而言,要坚持10年或20年,这个使命是不变的。
5、好的品牌就是做自己。
不过瘾?请看完整版——
笔记侠观察· 完整阅读
今年2月24日,小米通过小米5的发布,完成了新的品牌升级,用新的内核重新给品牌定调于“第四维度”,即“硬件+软件+互联网”之外开始探索黑科技,小米正在经历一个硬件产品最旺盛的周期和轮回。
从2011年一路来到2016年的今天,小米是一点点摸索和成长起来的,雷军先生给了国人用上好的安卓系统手机的愿望的达成。在小米扎根智能手机这个方向的第一天起,路就很艰辛,小米可以说是中国智能手机品牌跑通了一个划时代的产物,小米手机的品牌系统是很值得创业公司去模仿和精进的学习榜样。
从去年开始,小米开始谈论回归初心,在12月乌镇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,雷军先生接受白岩松的对话,他说:“五年前,我和一群40几岁的老伙伴,一起创办小米的时候,每个人都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财务也都自由了,所以,我们希望做出感动人心的产品,而且可以真真正正打动用户。”
因此,从今天去看五六年前,我们可以看到,从品牌回归至个人,还是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生命,在抵达到梦想终点的时候,也是对自己身心的负责!
小米是一家怎样的公司?也许我们看到了很多自媒体传播,也有各种文字,但是如果不是小米在要发自内心去找到产品的痛点,并解决用户的痛点,最后去打动人,所有的文字也都是海市蜃楼。
小米给我们做产品者或者品牌者的启发就是:只要能打动人,那么你即使用最简单的方式,很真实地分享给你的用户,也就可以了。
一个品牌的快速崛起,最根本的还是产品端,尤其互联网品牌,它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口碑做传播。
谢冠宏,万魔声学创办人兼总裁,小米活塞耳机之父,曾任富士康新绿数事业群总经理
我们接触过不少小米用户,也通过各种分享会(特别是混沌研习社)接触到了小米的众多高层,发现小米竟然聚合了那么多具有极客精神的高人,可以想见,当时雷军先生在寻找合伙人和人才方面有着怎样的极致精神。只有对人才、产品有着极客和极致精神的人,做品牌、做市场的时候,才会比谁清晰地认知到:产品是1,市场是0。
三节课联合创始人黄有璨说:“之前小米副总裁黎万强出了《参与感》这本书,我们都想着效仿借鉴一下,结果发现根本行不通,参与感需要一个前提:用户是基于自发性的动机,自己想来接受这个服务的,这样才可以。”
今天的社会,当参与感出现的时候,大家一拥而上也去使用;当社群流行的时候,很多人就扑上去做社群,但是,“学鸟飞,能造出飞机?学别人做社群,能造出自己的社群?大部分人都比较懒惰,希望直接得到答案,而不去思考当中的逻辑。答案不能推动思维的发展,需要有系统的问题。”(语自伊光旭)
关于这个问题,黎万强先生有个很好的观点,他认为有一个很重要和关键的原因:“产品本身滋养的拉力到底是多少?”当产品本身滋养的拉力足够了,用户自然会自发参与想要接受这个服务。
比产品更加重要的,还有团队
黎万强先生有介绍一本书,皮克斯创始人艾德·卡特姆写的《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》。这本书的核心是:
“创业阶段,本质上团队最重要,因为有一个好的团队,才会有好的情绪,才会有创业上的输出,不然很多创业团队会存在碰运气的现象。”
我们在黎万强先生的《参与感》一书中可以看到:“产品是1,市场是0。产品第二,团队第一。”一家公司在3年、5年甚至未来10年里,都必须要有产品和市场的创新。这也表明了团队是最根本的,你的团队决定了一个公司到底能走多远。
今年,凯文·凯利《必然》一书很火,《必然》一书提出了12个关键词,其中一个是形成,也就是科技的进化也像生物一样,是不断形成和进化的过程,因此,凯文·凯利提出了“进托邦”一说(不同于达尔文的独立进化论,这是一种整体性的“涌现式进化”,是老子所讲的“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),技术正以“进托邦”方式演进,科技从业者需要做的只是顺势而为。科技正如生物一样,它总具有必然性,但它又不能马上证明模式是怎样的。
在混沌研习社的课程上,斯坦福大学战略学教授、“红桃皇后”竞争理论提出者巴内特:“新型的商业模式是被探索出来的,而不是规划出来的。很多创新点子,在当时看似愚蠢的东西,其实都是引导性的。以前大家觉得马云是笨蛋,但现在他像摇滚明星一样,是一个英雄。”
那么马云成为英雄或者阿里巴巴成长和进化的“种子”是什么呢?就是人,这是关键。然而,是一颗种子就需要土壤、阳光和水分(对应天时地利),但是“一颗松树是绝对不会长成一株牡丹的。”这就是种子的必然性部分。
放得更开,去理解这个世界
最近的AlphaGo很火,人们纷纷讨论机器智能化,人工智能也因此提前风口到来,腾讯开放平台高级总监胡皓说:“从技术角度看,美国和以色列更有发展前景,国内可能会相对慢一些,未来一定是人工智能的方向,但我们还需要时间学习。”
不管我们是否学习,《奇点临近:2045年当计算机智能超越人类》一书指出2015年将是半人半机器的时代。人和机器是共同进化的,即使包括植物也会变成机器,但这个机器其实更多是植物信息化了。当一切都信息化智能化了,其实也相当于是机器了。
然而机器也是生物化。这就是20年前凯文·凯利《失控》一书的厉害之处,当时他就预见了“生物机器化、机器生物化”的概念。凯文·凯利的伟大之处是用他在自然界摄影的历程中,通过对生物学的规律发现,最后延伸到对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理解,那么,用生物学的进化论角度看待我们的工作、公司结构甚至行业进化,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思维启发。
好的品牌就是做自己
回到原点,今时今日的小米,为什么要做品牌升级?
经过了五六年,按照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待,小米本身已经长大了,市场用户和用户品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成长的必然性。
对小米品牌的升级来讲,这是一个改良,也是一个系统工程:“品牌定义延伸出的产品、销售、市场”。小米这些年毕竟沉淀了很多成功的因素,今后小米需要一个提纯的过程,需要再打造,因为现在的小米还在高速地往前跑。
一个企业要时时刻刻关注品牌的原点:我是谁?不要将原来的DNA丢掉,要用更好的市场语境表达、传播它。小米还是回到品牌的初心,始终是“为发烧而生”。
对于一个品牌来讲,DNA要坚持10年或20年,这个使命是不会变的。
小米品牌的升级依然是从当初的“原点”出发,升级的内核还是“为发烧而生”,然后去“探索黑科技”。即使是探索黑科技,依然是从产品本身推动品牌战略,好的品牌就是做自己。
此次品牌升级,作为一位互联网从业者,我们将持续跟踪小米的整体系统工程,也在这次系统工程中,我们看到一颗颗珍珠串成的集合思考:“产品是1”、“团队比产品更重要”、“好的品牌就是做自己”。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e0189tpgwk1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更多小米相关文章搜索
合作伙伴:混沌研习社|创业邦|领英中国|36氪|中欧商业在线...